成都和重庆这对欢喜冤家 怎么不吵了?

今年的中欧班列成绩单上有个有意思的变化,“蓉欧”和“渝新欧”不再被分列两排,取而代之的是”成渝”这个组合名。2021年首列“成渝号”的开行也被不少媒体称作中欧班列的开门红。然而几年前成都和重庆的“势不两立”还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如今这出双城记把这对欢喜冤家曾经的“针尖对麦芒”,唱成了今天“化干戈为玉帛”的局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促使了他们的“化敌为友”呢?

去年3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框架下,成都和重庆正式以“成渝”标识合开班列。但互联网的记忆还没有被完全刷新,成渝两地当年让人啼笑皆非的“骂战”还有迹可循。比开行量、比货值、比盈利,比得不可开交。从班列到城市发展再到单纯的方言语术的较量,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妥协。从当时看来要唱双城记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如今成渝号的汽笛声奏响了两地“和解”的序曲。这个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图片来自网络

成渝班列发家史

重庆是最早开始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比“中欧班列”这个正式的名号还早了6年。十几年前,当时的重庆政府希望吸引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型公司入驻重庆,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惠普笔记本就是目标对象之一。但彼时的电子产品主要依靠海路出口到欧洲,把生产基地建在一个内陆城市显然是南辕北辙。于是重庆把目光转向了上个世纪已经开通但基本无人问津的中欧跨境铁路,继内陆铁路后由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一路向西开往欧洲枢纽德国。一来铁路可以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二来铁运相比起海运更省时,能提高资金周转率,很适合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的跨境运输。

渝新欧亚欧大陆桥(图片来自酷玩实验室)

这个大胆的想法在2010年得到了海关署和铁道部的支持,同年第一列渝新欧班列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当时运营这条线路的是中铁、德铁和俄铁共同持有股份的跨欧亚物流公司 (Trans-Euraise Logistics),尽管现在TEL已经分崩离析,也抹不去它当初为中欧班列“开天辟地”的功劳,早在2008年,TEL就开行了德国汉堡到湘潭的集装箱班列。重庆适时地搭上了这趟快车,也吸引了富士康、宏碁、纬创和飞力达等大型科技企业的加工工厂的入驻。这批“电子乘客”在渝新欧班列正式开行的三年里占了总货源的90%以上。

渝新欧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让地理位置相近的成都也开始蠢蠢欲动,如果说重庆是“开基立业”,那么成都就是“顺势而为”。与重庆相同的是,蓉欧班列的“伯乐”也是科技产品巨头,其在开行之初主要运营来自联想、戴尔、TCL等企业的笔记本,并且同样是在政府补贴的襁褓下发展起来的。成都的班列起初由成都市工业投资集团及市物流办发放补贴,而后改到青白江区名下。

蓉欧快铁(图片来自:北京时间)

最初,成都发行的班列叫做蓉欧快铁,它的第一步棋走在了交通要地波兰罗兹 (Lodz),这是进入欧洲的重要门户。蓉欧公司的前身整合了原本就在中欧铁路运输上有丰富经验的一家波兰独资公司,而又经过长达多年的结构调整和股权变更,最终有了现在的雏形。

成渝的竞争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再加上中欧班列发展的早期货源本就捉襟见肘,这两个相距仅500公里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重庆作为“开山鼻祖”自然不希望后来者居上,成都也不能对区位红利视而不见。重庆笑成都运输的货品货值底,靠补贴“运红苕和空气”,而成都以高开行量自居,扬言“吊打重庆”。这样的说辞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两座城市之间“冤家路窄”的端倪和由头。

运营至今,两座城市有了各自的专攻领域,一个在欧洲内陆集散,一个在欧洲入口分拨,但路线仍存在着很大的重叠。在中欧运输上,两者将焦点放在各自发家的线路上,重庆主打重庆-德国杜伊斯堡线,成都主攻成都-波兰罗兹线;在中亚线上,两者都通过霍尔果斯和阿拉木图延伸到中亚国家;在南向与东南亚的连接上,重庆与广西政府合作运行经凭祥的重庆东盟公路班车,而成都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海铁联运,货物由铁路运往钦州港后转海运至东盟市场。

蓉欧班列运行线路

渝新欧班列运行线路

化敌为友

这场敌对在现在听来有些恍如隔世,但成渝两城矛盾的消弭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节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成渝号的开行或许都不是化敌为友前的序章,而是敌意消解的讯号。随着中欧班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跳出名利场思维,转向更大的格局观。

从小的说,西安这匹黑马的崛起在一定意义上转移了成渝两地的矛头,第三个强势玩家的加入让这场非此即彼的比赛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与其“窝里斗”两败俱伤,不如拧成一股绳去往更广阔的战场。从大的来讲,地缘位置相近意味着货源相似,两城开行同样的路线,即便开行量赢过了对方,对中欧班列整体的发展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反而是资源的浪费。也许是在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营地之后,发现在各自的输赢背后有更需要追求的东西,所以慢慢放下了无谓的较量。

但这些年成渝竞争带来的不只是互联网上的语艺大联欢,更多的是暗自较劲也暗自努力。提升经营实力以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货源,尝试和开发新的路线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些都让这场互掐的笑话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佳话。

作者:Shi, Huilin

成都和重庆这对欢喜冤家 怎么不吵了? | RailFreight.cn

成都和重庆这对欢喜冤家 怎么不吵了?

今年的中欧班列成绩单上有个有意思的变化,“蓉欧”和“渝新欧”不再被分列两排,取而代之的是”成渝”这个组合名。2021年首列“成渝号”的开行也被不少媒体称作中欧班列的开门红。然而几年前成都和重庆的“势不两立”还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如今这出双城记把这对欢喜冤家曾经的“针尖对麦芒”,唱成了今天“化干戈为玉帛”的局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促使了他们的“化敌为友”呢?

去年3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框架下,成都和重庆正式以“成渝”标识合开班列。但互联网的记忆还没有被完全刷新,成渝两地当年让人啼笑皆非的“骂战”还有迹可循。比开行量、比货值、比盈利,比得不可开交。从班列到城市发展再到单纯的方言语术的较量,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妥协。从当时看来要唱双城记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如今成渝号的汽笛声奏响了两地“和解”的序曲。这个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图片来自网络

成渝班列发家史

重庆是最早开始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比“中欧班列”这个正式的名号还早了6年。十几年前,当时的重庆政府希望吸引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型公司入驻重庆,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惠普笔记本就是目标对象之一。但彼时的电子产品主要依靠海路出口到欧洲,把生产基地建在一个内陆城市显然是南辕北辙。于是重庆把目光转向了上个世纪已经开通但基本无人问津的中欧跨境铁路,继内陆铁路后由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一路向西开往欧洲枢纽德国。一来铁路可以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二来铁运相比起海运更省时,能提高资金周转率,很适合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的跨境运输。

渝新欧亚欧大陆桥(图片来自酷玩实验室)

这个大胆的想法在2010年得到了海关署和铁道部的支持,同年第一列渝新欧班列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当时运营这条线路的是中铁、德铁和俄铁共同持有股份的跨欧亚物流公司 (Trans-Euraise Logistics),尽管现在TEL已经分崩离析,也抹不去它当初为中欧班列“开天辟地”的功劳,早在2008年,TEL就开行了德国汉堡到湘潭的集装箱班列。重庆适时地搭上了这趟快车,也吸引了富士康、宏碁、纬创和飞力达等大型科技企业的加工工厂的入驻。这批“电子乘客”在渝新欧班列正式开行的三年里占了总货源的90%以上。

渝新欧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让地理位置相近的成都也开始蠢蠢欲动,如果说重庆是“开基立业”,那么成都就是“顺势而为”。与重庆相同的是,蓉欧班列的“伯乐”也是科技产品巨头,其在开行之初主要运营来自联想、戴尔、TCL等企业的笔记本,并且同样是在政府补贴的襁褓下发展起来的。成都的班列起初由成都市工业投资集团及市物流办发放补贴,而后改到青白江区名下。

蓉欧快铁(图片来自:北京时间)

最初,成都发行的班列叫做蓉欧快铁,它的第一步棋走在了交通要地波兰罗兹 (Lodz),这是进入欧洲的重要门户。蓉欧公司的前身整合了原本就在中欧铁路运输上有丰富经验的一家波兰独资公司,而又经过长达多年的结构调整和股权变更,最终有了现在的雏形。

成渝的竞争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再加上中欧班列发展的早期货源本就捉襟见肘,这两个相距仅500公里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重庆作为“开山鼻祖”自然不希望后来者居上,成都也不能对区位红利视而不见。重庆笑成都运输的货品货值底,靠补贴“运红苕和空气”,而成都以高开行量自居,扬言“吊打重庆”。这样的说辞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两座城市之间“冤家路窄”的端倪和由头。

运营至今,两座城市有了各自的专攻领域,一个在欧洲内陆集散,一个在欧洲入口分拨,但路线仍存在着很大的重叠。在中欧运输上,两者将焦点放在各自发家的线路上,重庆主打重庆-德国杜伊斯堡线,成都主攻成都-波兰罗兹线;在中亚线上,两者都通过霍尔果斯和阿拉木图延伸到中亚国家;在南向与东南亚的连接上,重庆与广西政府合作运行经凭祥的重庆东盟公路班车,而成都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海铁联运,货物由铁路运往钦州港后转海运至东盟市场。

蓉欧班列运行线路

渝新欧班列运行线路

化敌为友

这场敌对在现在听来有些恍如隔世,但成渝两城矛盾的消弭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节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成渝号的开行或许都不是化敌为友前的序章,而是敌意消解的讯号。随着中欧班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跳出名利场思维,转向更大的格局观。

从小的说,西安这匹黑马的崛起在一定意义上转移了成渝两地的矛头,第三个强势玩家的加入让这场非此即彼的比赛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与其“窝里斗”两败俱伤,不如拧成一股绳去往更广阔的战场。从大的来讲,地缘位置相近意味着货源相似,两城开行同样的路线,即便开行量赢过了对方,对中欧班列整体的发展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反而是资源的浪费。也许是在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营地之后,发现在各自的输赢背后有更需要追求的东西,所以慢慢放下了无谓的较量。

但这些年成渝竞争带来的不只是互联网上的语艺大联欢,更多的是暗自较劲也暗自努力。提升经营实力以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货源,尝试和开发新的路线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些都让这场互掐的笑话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佳话。

作者:Shi, Hui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