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记苏伊士运河吧 从北欧到印度也能走铁路
从6月中旬开始,一项新的列车服务将连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印度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孟买新港 (Nhava Sheva)。届时列车将通过国际南北运输走廊 (INSTC) 的西线运行,该走廊经过伊朗,并包括一段横跨印度洋的海路。展开全文
德国和瑞典之间首次测试835米长的列车
德国和瑞典之间首次测试运营了835米长的列车。该列车于4月17日从德国的马申 (Maschen) 出发,次日上午抵达瑞典的马尔默 (Malmö)。这项测试服务是与瑞典交通管理局、德铁货运公司 (DB Cargo) 、德铁网群 (DB Netze) 和丹麦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公司Banedanmark合作进行的。这是第一次有这么长的列车通过连接丹麦和瑞典的厄勒海峡大桥 (Öresund Bridge)。展开全文
木材变木“财” 中欧班列是怎么做到的?
这里是春节特辑第五篇!今天来说说搭乘中欧班列的进口木材。错过前面四篇的读者们可以点击文末相关文章! 中欧班列在运输市场上的理想定位是高附加值货品,如电子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等,但发展初期为了缓解空载问题和分摊运费,回程班列多会从运输低价木材回国。由于中欧、中俄间木材贸易的发展,以及铁轨相连的地缘优势,这一权宜之计逐渐发展成了一桩长期稳定的大买卖。展开全文
为了分得中欧班列的蛋糕 你都不知道北欧有多努力
中欧班列的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沿途各国铁路系统的差异,列车驶过独联体的宽轨段,经过复杂且耗时的换装操作后进入欧洲的标准轨段。但麻烦并没有结束,由于欧洲各国的技术标准千差万别,列车仍然无法在欧洲段畅行无阻,这就是为什么业内总说“最后一英里”是中欧班列的顽疾。但北欧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为了实现在新丝绸之路上的雄心壮志,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致力于完善其铁路系统的兼容性。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块默默为加入新丝绸之路而努力、其运输潜力却还没有被业内充分挖掘的宝地吧!展开全文
西安–挪威新线开通!新丝绸之路有望经北欧延伸至北美
西安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之间新的多式联运服务现已开通,名为“北欧班列“。第一趟来自西安的列车于12月26日抵达挪威港口,全程用时16天,与传统海运相比快了约一个月。货物经加列宁格勒商业港被转运到奥斯陆,这条替代路线的价值被进一步开发。同时,这一新路线为挪威发挥其连接北美和亚洲的枢纽作用奠定了基础。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