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数据全览 2021年中欧班列如何借东风

12月30日,历时7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告一段落,中欧双方就商品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市场转移承诺、争议如何解决等四个主要方面达成一致,目前相关措施已开始实施。《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中欧间的贸易关系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进展。那么,近年来中欧贸易发展如何?中欧班列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将来又能享受什么利好呢?今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又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旨在构建中欧双边投资制度安排。关于这一协定的谈判从2013年开始,共进行了35轮。这个众望所归的协定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欧贸易的快速发展。当前,欧盟已超越美国一举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二大进口伙伴,仅此于东盟。即便是在受疫情打击严重的2020年,中欧贸易额仍实现了3.5%的逆势增长。在铁路运输领域,中欧班列也一路高歌猛进,创下了1.24万列的开行记录。

总体表现

根据欧盟发布的数据,在2009-2019年的十年间,中欧贸易稳步增长。2019年,中欧货物贸易总额5603亿欧元,相比前一年增长约3.78%。其中欧盟向中国进口货物3620亿欧元,出口货物1983亿欧元。然而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也有加大的趋势。

2009-2019年中欧货物贸易额统计图

2009-2019年中欧货物贸易额数字明细

在服务贸易方面,2018年,欧洲对中国的出口额为300亿欧元,进口额为466亿欧元,相较于前一年也有较大的涨幅。而且中国对欧洲存在服务贸易逆差,且差额有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贸易的不平衡。

2017-2018年中欧服务贸易额统计图

从具体的货物种类来看,中欧间贸易以非农业产品为主,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以3057.57亿欧元的贸易额稳居榜首,占2019年总贸易额的54.57%。此外,欧盟主要向中国出口化学物质(275.92亿欧元)、食物和原材料(194.74亿欧元),其中食物和原材料出口额年增长最快,增速为11.1%;主要向中国进口机械设备(1973.52亿欧元)、纺织品和衣物(343.14亿欧元)等,而燃料和矿石的进口额年增长较快,增速为7.9%。详细信息见下方图表。

对比铁路的运输优势,附加值较高的机械设备是中欧班列运输的理想产品,如果能精进班列运营和服务水平,更多地吸引这类市场需求巨大的货源,这一贸易趋势有利于中欧班列在国际运输市场上找到正确定位并站稳脚跟。同时,从欧盟对中国出口的货品结构可以印证,增加东向货量的有效解决方案是发展中欧班列的冷链服务,针对俄罗斯的部分农产品的禁运实现实质性突破,突破危险品运输的政策壁垒等。

2019年中欧间不同种类货物贸易额

2015-2019年中欧间不同种类货物贸易额及其变化

中欧铁路运输

根据欧盟发布的数据,欧盟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流通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其次为空运和公路运输,而且海运的比重由上升趋势。相反,在2002年到2019年前,铁路运输的份额反而有所下降。

2002年和2019年欧洲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运输方式占比

就中国与欧盟间的货物运输而言,在2002年到2017年间铁路运输的比重有所上升,其中中欧班列的迅猛发展功不可没,但海运依然占据中欧运输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2年和2017年欧洲与中国贸易往来的运输方式占比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许多货物从海运和空运转向铁路。有专家称,2020年中欧贸易额的逆势增长是得益于可靠且抗打击的铁路运输,这种增长有望持续到2021年。但因为欧洲经济遭疫情重创,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当前正面临着中欧贸易的瓶颈期,未来破局的关键在于欧洲经济的复苏和市场消费力的提升。这同样也是中欧班列的希望与机遇。

中欧物流实力

中欧班列如何借中欧双边贸易发展之力立足于运输市场?沿途各国的铁路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是市场需求驱动力以外的重要因素,只有万事俱备,才能巧借东风。

世界银行在2018年更新了世界各国的物流绩效指数排名(Logistic Performance Index, LPI),该指数基于清关程序的效率、贸易和运输相关基础设施的质量、价格的竞争力、货运的难易程度、物流服务质量、追踪货物的能力等反映一个国家的物流水平。如下表所示,排名靠前的多为欧洲国家,其中德国这一中欧班列的重要目的地独占鳌头。而中国的排名为26名,在众多指数中海关服务水平是明显的短板。

2018年物流绩效指数排名(部分)

这一短板在其他研究中同样有据可循。匈牙利佩奇大学(University of Pécs)的学者Péter Bucsky在2018年底发布的论文中,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提供的数据对新丝绸之路沿线的117个国家的海关服务水平进行了排名。其中就程序的透明度和清关规定方面而言,德国、波兰和吉尔吉斯斯坦并列第一,中国位列第40名,而重要的中欧班列过境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分别位列96和79。在海关服务质量方面,德国依然位居高位,为14名,中国为50名。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上哈萨克斯坦垫底114名,这或许可以解释中欧班列在中哈边境口岸的频繁拥堵现象。

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关服务水平排名(部分)

结合这些数据展现的是国家物流全貌和运营实践,我们可以窥见中欧班列的瓶颈和未来发展。这场跨越万里的行程涉及诸多国家,海关程序的简化和技术上的互操作性是首当其冲的改进方向。如果软硬件跟不上,中欧贸易发展带来再多的利好也只能是可望不可及。

作者:Shi, Huilin

中欧贸易数据全览 2021年中欧班列如何借东风 | RailFreight.cn

中欧贸易数据全览 2021年中欧班列如何借东风

12月30日,历时7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告一段落,中欧双方就商品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市场转移承诺、争议如何解决等四个主要方面达成一致,目前相关措施已开始实施。《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中欧间的贸易关系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进展。那么,近年来中欧贸易发展如何?中欧班列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将来又能享受什么利好呢?今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又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旨在构建中欧双边投资制度安排。关于这一协定的谈判从2013年开始,共进行了35轮。这个众望所归的协定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欧贸易的快速发展。当前,欧盟已超越美国一举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伙伴,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二大进口伙伴,仅此于东盟。即便是在受疫情打击严重的2020年,中欧贸易额仍实现了3.5%的逆势增长。在铁路运输领域,中欧班列也一路高歌猛进,创下了1.24万列的开行记录。

总体表现

根据欧盟发布的数据,在2009-2019年的十年间,中欧贸易稳步增长。2019年,中欧货物贸易总额5603亿欧元,相比前一年增长约3.78%。其中欧盟向中国进口货物3620亿欧元,出口货物1983亿欧元。然而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也有加大的趋势。

2009-2019年中欧货物贸易额统计图

2009-2019年中欧货物贸易额数字明细

在服务贸易方面,2018年,欧洲对中国的出口额为300亿欧元,进口额为466亿欧元,相较于前一年也有较大的涨幅。而且中国对欧洲存在服务贸易逆差,且差额有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贸易的不平衡。

2017-2018年中欧服务贸易额统计图

从具体的货物种类来看,中欧间贸易以非农业产品为主,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以3057.57亿欧元的贸易额稳居榜首,占2019年总贸易额的54.57%。此外,欧盟主要向中国出口化学物质(275.92亿欧元)、食物和原材料(194.74亿欧元),其中食物和原材料出口额年增长最快,增速为11.1%;主要向中国进口机械设备(1973.52亿欧元)、纺织品和衣物(343.14亿欧元)等,而燃料和矿石的进口额年增长较快,增速为7.9%。详细信息见下方图表。

对比铁路的运输优势,附加值较高的机械设备是中欧班列运输的理想产品,如果能精进班列运营和服务水平,更多地吸引这类市场需求巨大的货源,这一贸易趋势有利于中欧班列在国际运输市场上找到正确定位并站稳脚跟。同时,从欧盟对中国出口的货品结构可以印证,增加东向货量的有效解决方案是发展中欧班列的冷链服务,针对俄罗斯的部分农产品的禁运实现实质性突破,突破危险品运输的政策壁垒等。

2019年中欧间不同种类货物贸易额

2015-2019年中欧间不同种类货物贸易额及其变化

中欧铁路运输

根据欧盟发布的数据,欧盟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流通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其次为空运和公路运输,而且海运的比重由上升趋势。相反,在2002年到2019年前,铁路运输的份额反而有所下降。

2002年和2019年欧洲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运输方式占比

就中国与欧盟间的货物运输而言,在2002年到2017年间铁路运输的比重有所上升,其中中欧班列的迅猛发展功不可没,但海运依然占据中欧运输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2年和2017年欧洲与中国贸易往来的运输方式占比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许多货物从海运和空运转向铁路。有专家称,2020年中欧贸易额的逆势增长是得益于可靠且抗打击的铁路运输,这种增长有望持续到2021年。但因为欧洲经济遭疫情重创,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当前正面临着中欧贸易的瓶颈期,未来破局的关键在于欧洲经济的复苏和市场消费力的提升。这同样也是中欧班列的希望与机遇。

中欧物流实力

中欧班列如何借中欧双边贸易发展之力立足于运输市场?沿途各国的铁路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是市场需求驱动力以外的重要因素,只有万事俱备,才能巧借东风。

世界银行在2018年更新了世界各国的物流绩效指数排名(Logistic Performance Index, LPI),该指数基于清关程序的效率、贸易和运输相关基础设施的质量、价格的竞争力、货运的难易程度、物流服务质量、追踪货物的能力等反映一个国家的物流水平。如下表所示,排名靠前的多为欧洲国家,其中德国这一中欧班列的重要目的地独占鳌头。而中国的排名为26名,在众多指数中海关服务水平是明显的短板。

2018年物流绩效指数排名(部分)

这一短板在其他研究中同样有据可循。匈牙利佩奇大学(University of Pécs)的学者Péter Bucsky在2018年底发布的论文中,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提供的数据对新丝绸之路沿线的117个国家的海关服务水平进行了排名。其中就程序的透明度和清关规定方面而言,德国、波兰和吉尔吉斯斯坦并列第一,中国位列第40名,而重要的中欧班列过境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分别位列96和79。在海关服务质量方面,德国依然位居高位,为14名,中国为50名。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上哈萨克斯坦垫底114名,这或许可以解释中欧班列在中哈边境口岸的频繁拥堵现象。

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关服务水平排名(部分)

结合这些数据展现的是国家物流全貌和运营实践,我们可以窥见中欧班列的瓶颈和未来发展。这场跨越万里的行程涉及诸多国家,海关程序的简化和技术上的互操作性是首当其冲的改进方向。如果软硬件跟不上,中欧贸易发展带来再多的利好也只能是可望不可及。

作者:Shi, Hui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