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脱维亚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是隧道的尽头还是陷阱?
自乌克兰战争开始以来,拉脱维亚和波罗的海国家是受铁路货运量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滞留在欧洲东北部并与俄罗斯接壤的拉脱维亚看到其货运量在春季突然下降,发现自己正在寻找替代方案。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立刻登上了该国多样化战略的首批最有力候选国的名单。然而,这种做法是否得到了回报?展开全文
拉脱维亚终止与白俄罗斯的铁路运输合同
据立陶宛新闻网站Delfi报道,拉脱维亚已经暂停从白俄罗斯到其海港的军事货物的铁路运输。拉脱维亚交通部指出,原本签署的与白俄罗斯的铁路合同,已不再符合欧盟和北约的法律规范。展开全文
损失惨重的拉脱维亚铁路,重点将转向中亚和中国
由于来自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运输量不足,拉脱维亚国家铁路的货运量持续下降,使其一度陷入困境。据拉脱维亚交通部长Tālis Linkaits称,国家铁路公司已经为所有可能的情况做好了准备,最坏的情况甚至包括终止600份就业合同。展开全文

屡屡挫败的立陶宛,希望与土库曼斯坦建立铁运联系
立陶宛交通和通信部公开呼吁土库曼斯坦在两国之间建立进行货运往来。该部坚信,立陶宛为这个中亚国家提供了理想的机会,不仅可以到达欧洲,还可以在欧洲投资。展开全文
中欧班列顺畅运行的背后,牺牲着谁的利益?
由于边境口岸的拥堵,国铁下达的停装令一个接一个,但无不是“中欧班列除外”,10月底唯一一个全线停装的决定也在实施前就被撤回。政策上对中欧班列的偏爱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而沿线国家的运输需求似乎只能被迫为这一偏爱让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亚国家。展开全文
专访乌克兰铁路高管 乌克兰如何发挥过境潜力?
乌克兰发现自己正处于铁路货运的发展热潮中。该国是一个著名的欧亚交通中转枢纽,其潜力无需赘述。然而,除了先天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外,其铁路市场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挖掘。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启动了一个改革项目,使私营公司也可以参与进来,并与欧盟成员国的政策兼容。正如Iryna Koshel在接受姐妹刊物Railfreight.com采访时解释的那样,”乌克兰的铁路正期待着重大变化”。展开全文

伊朗-阿富汗之间的铁路正式开通!中欧班列西行新增备选路线
从12月10日星期四开始,铁路连接起了伊朗和阿富汗。在伊朗哈夫 (Khaf) -阿富汗赫拉特 (Herat)铁路线开通的同时,还开行了第一列运送农产品的货运列车。一周前,一列试验列车在两国之间运送了500吨水泥。展开全文
“土耳其版新丝绸之路”?没有中国的参与恐难发展
土耳其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然而其在欧亚连接上的野心似乎不止于成为“参与者”。大家时有耳闻的跨里海运输走廊(中间走廊)的倡议其实最初由土耳其提出。中间走廊 (全称Trans-Caspian East-West-Middle Corridor,简称Middle Corridor),被外媒称作是“土耳其版新丝绸之路”,起初的目的是发挥土耳其在欧亚货运中的作用,而后才发展成为全区域性的铁路连接。这是一条多式联运走廊,从土耳其出发经外高加索地区(即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横跨里海,经过中亚地区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或哈萨克斯坦,延伸到中国。这个倡议目前发展情况如何呢?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