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xxx成都

中欧班列新集结中心投入使用!释放了什么信号?

3月4日,沈阳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投入使用。首趟装载55辆集装箱的货物从沈阳蒲河物流基地出发,北上经满洲里口岸出境。此行中欧班列的目的地为俄罗斯。据沈阳集结中心官方公众号介绍,此次出口的货品涵盖“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医疗器械、日用品等100余种,箱均货值约9万美元”。而据沈阳日报介绍,到达俄罗斯的时间约为12天。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Chengfan Zhao

首趟铁海多式联运服务 连接中非

“蓉欧非”铁海多式联运线路首发仪式近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行,这条联运线将通过欧洲连接非洲。列车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往西抵达汉堡港后,货物将通过海路最终运达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港。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Chengfan Zhao

特稿:三国演义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2020年6月,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被首次提出,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五座城市成为首批集结中心。到年尾,各班列公司拿出的成绩单上对集结中心语焉不详,和往年一样,开行量才是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成都和重庆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名义联合宣布的两个城市总开行量才勉强(至少看起来是)超过了西安。成都和重庆这对老冤家为了能在开行量上胜过西安,甚至暂时冰释前嫌,携手并进。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Railfreight.com

中智洞见 | 加里宁格勒—能否成为中欧班列的下一个马拉?

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正成为中欧班列的热门替代过境点。2019年11月,西安始发经加里宁格勒至汉堡的集装箱列车抵达加里宁格勒州,来自中国的货物仅用10天就到达加里宁格勒并装上波罗的斯克的铁路轮渡,整体时间缩短近30%。随后,郑州、重庆也纷纷“示爱”加里宁格勒,开启了新线路、新联运,加里宁格勒开始逐渐成为新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Railfreight.com

“世界首富”卢森堡 怎么参与“高性价比”的中欧班列?

卢森堡,其人均GDP常年稳居世界前三,既是袖珍小国,也是金融巨人。这个听起来“昂贵的国度”,似乎和中欧班列的“高性价比”八竿子打不着,但卢森堡一直以来都在欧洲物流行业享誉盛名,并且在2019年就和成都开行了直达测试列车,成为了中欧班列枢纽中的一员。在铁路领域独当一面的它,究竟有什么“魔力”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卢森堡国家铁路多式联运公司 (CFL Multimodal S.A) 的高级业务发展经理Imad Jenayeh和项目经理Li Zhang。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Shi, Huilin

叫板马拉舍维奇的加里宁格勒 究竟是什么来头?

最近,中欧班列过境点中的新秀–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发生了不少大事。本月初,欧亚铁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UTLC ERA) 总裁Alexey Grom与加里宁格勒州州长Anton Alikhanov召开了工作会谈,商讨加里宁格勒地区的转运潜力,以及相关港口和铁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次会晤的背后是该地区集装箱运输业务的迅猛增长。据俄罗斯“RZD-Partner”网站的消息称,今年1月-2月,中欧之间经加里宁格勒的货运量为1.26万标箱,要知道2018年该地区全年的货运量仅9970标箱。是什么让加里宁格勒地区如此受物流行业的青睐呢?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Shi, Huilin

中欧班列上荷兰国家电视台啦!

近日,荷兰电视台Vpro的“中国梦”(Chinese Dromen) 频道播出了新一期节目,操着一口流利中国话的荷兰小伙鲁宾 (Ruben)走访了在荷兰工作和定居的中国人们,其中就包括GVT物流公司的中国员工们,该公司定期运营着荷兰蒂尔堡和成都之间的中欧班列。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Shi, Huilin

木材变木“财” 中欧班列是怎么做到的?

这里是春节特辑第五篇!今天来说说搭乘中欧班列的进口木材。错过前面四篇的读者们可以点击文末相关文章! 中欧班列在运输市场上的理想定位是高附加值货品,如电子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等,但发展初期为了缓解空载问题和分摊运费,回程班列多会从运输低价木材回国。由于中欧、中俄间木材贸易的发展,以及铁轨相连的地缘优势,这一权宜之计逐渐发展成了一桩长期稳定的大买卖。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Shi, Huilin

成都和重庆这对欢喜冤家 怎么不吵了?

今年的中欧班列成绩单上有个有意思的变化,“蓉欧”和“渝新欧”不再被分列两排,取而代之的是”成渝”这个组合名。2021年首列“成渝号”的开行也被不少媒体称作中欧班列的开门红。然而几年前成都和重庆的“势不两立”还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如今这出双城记把这对欢喜冤家曾经的“针尖对麦芒”,唱成了今天“化干戈为玉帛”的局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促使了他们的“化敌为友”呢?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Shi, Huilin

西部陆海新通道有什么新进展?这份成绩单请收好

尽管受疫情阻挠,2020年的国际货运成绩单依然很亮眼,这与多式联运的发展不无关系。在疫情下,海陆空单打独斗似乎有些力不从心,而高效组织的多式联运得到了它伸展拳脚的机会,其中不得不提快速建设中的西部陆海新通道。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596列,较2019年的2243列有大幅增长,开行数量超过前3年总和,创历史新高。那么这条充满活力的新通道建设近况如何呢?我国多式联运又应向何处发力?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Shi, Huilin

中欧班列更适合集结化还是独立运营?遗传算法告诉你答案

又到了年末总结的时候,一串串可观的数字振奋着每一个中欧班列人。2020年,中欧班列的开行城市超过50个,累积开行量超过1.24万列,新增开行线路不胜枚举。一面有老牌班列城市稳坐钓鱼台,一面又有黑马城市后来居上。疫情给中欧班列带来的机遇让这场数字狂欢更胜于往年,在市场的欢呼声背后,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么多城市、这么多线路各自为营,这有利于中欧班列的长远和良性发展吗?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Shi, Huilin

铁派视角看RECP协议 东盟与中欧班列的联系大盘点

最近激动人心的大事莫过于RECP协定的签署,这项由东盟发起、覆盖全球约三分之一经济体量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经过8年的谈判,于11月15日正式签署,参与国家包括中国、东盟10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这一协定下,成员国承诺将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本着平衡利益的原则,RECP协定对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东盟国家予以适当倾斜。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Shi, Huilin

用中欧班列串联日韩与欧陆?这些问题还未解决

据美通社报道称,9月9日,首列满载着韩国LG集团42个集装箱半成品和原材料的 “长安号 “中欧货运专列从中国西安出发,目的地是波兰南部的斯拉夫库夫 (Slawkow) ,共计货值约330万美元,预计全程时效10天左右。这批货物采取多式联运方式完成运输,从韩国通过海运抵达中国青岛港,然后经由公路运输发往西安,最后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抵达其在波兰的工厂,完成加工后,成品将直接销往欧洲各地,部分半成品加工后将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回程班列返回中国。展开全文
|撰写评论|作者:Railfreig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