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十周年:栉风沐雨过,才知要砥砺前行

十年前的今天,一列火车从重庆团结村站驶出,踏上万里行程,目的地是远在欧洲的德国杜伊斯堡。

那时汽笛声响起,围观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目光正在书写历史。

这是中欧班列的“先行者号”,十年间,这样的列车不胜枚举。

从第一年的十七列,到十年后数以万计的开行量,中欧班列的足迹遍布欧亚大陆。

数字是粗糙的,它仓促地把十年的苦乐打上一道摇曳的光,而这道光的明灭和隐现,或许要身处其中的你我,才说得清道得明。

在这十年里,故事错综复杂,有脱离襁褓的阵痛,有一步一踉跄的成长,也有破茧成蝶的蜕变。

听故事的我们,也身在故事里。

(注:点击文中图片,可以链接到相关历史文章)

从相连到相知

中欧班列连接了相隔万里的两地,一次次的长途跋涉,关乎理,也关乎情。

理是地理交通的相连,情是人情世故的相通。

第一列班列凭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果敢,在数十年无人问津的跨欧亚大陆桥上,“开疆拓土”般地前行。

而十年来渐渐发现,勇敢之余,还需知己知彼,前路才能一马平川。

这个”智者先识,勇者先达“的道理,中欧班列摸索了良久。

尽管开行了有十个年头,国内平台公司对境外段的运营仍然是知之甚少,只能依赖熟知当地情况的境外代理,来处理运输、场站、关务等,确保班列的顺利开行。

境外代理是班列应对境内外信息不对称的得力助手,但有得必有失,这也意味着境外代理不断壮大,最终在境外段取得了比任何一家班列公司更强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在这样单方依赖的合作下,“一带一路”成了“一代一路”。

而即便是历时十年之久,这样的领悟也不算晚。

要想试图挣脱这一长期的被动局面,班列公司就应当“先识后达”,在充分的了解和对话中,实现自主运营。

打开境外段运营规则这个神秘的“黑盒”,有理有据地谈判。

关注境外的政策变化,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了解中欧间重要的交通枢纽,走寻常路,也不忘另辟蹊径。

从分散到集结

随着渝新欧班列的首战告捷,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这一“铁骆驼战队“。

然而,市场上对这一新兴事物还保持着犹疑的态度,货源并不充足,一时间僧多粥少。

尽管在一个名号下开行,各城市却往往各自为营,开重复路线、运低价货品,更有甚者载空箱。

其中争得最凶的要属重庆和成都,这两家的”势不两立“在几年前还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曾经的这场竞争,输赢无关乎服务质量,政府的补贴才是最大的筹码。

为了结束这场反市场规律的低价乱斗,财政补贴开始逐步退坡。

近些年,中欧班列的货源越来越丰富,市场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开行量的节节攀升在提醒着这个行业,是该结束这场政治目的驱使下的泡沫繁荣,停止“窝里斗”,让这个财政襁褓里的巨婴去真正的市场历练了。

真正的市场里有着强劲的竞争对手,海运和空运。

这十年里,大家渐渐意识到,渝新欧、蓉欧、长安号、义新欧这些名字尽管响亮,但单拎出任何一个,都不能冠以中欧班列之名。

既然名字是共有的,那么努力和努力后的成绩也该是。

于是,集结中心的政策下达了,一时间讨论不断,反对声也不断。

“这个城市不够格”、“那两个城市离太近”

然而除了对集结中心的筛选标准和结果有异议以外,“集结”这件事似乎是业内的默许。

成都和重庆“化干戈为玉帛”,以“成渝”并称。被选为集结中心的城市也开始各自往擅长的领域使劲。

十年,中欧班列不再只是中欧间开行的火车的统称,而真正成了一个共有的名字,一个大家拧成一股绳、势要让货运市场改革换面的、共同维护的品牌。

变天灾为天机

欧洲物流商称,中欧班列是2020年物流届当之无愧的英雄。这并不是奉承之词。

十年前,中欧间的铁路无人问津;十年后,中欧班列让这条铁道成了救命线。

2020年世界的变化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各国封锁,贸易受阻,中欧班列却异军突起,扛起了运送医疗物资,甚至疫苗的重担。还未成熟的中欧班列冷链临危受命。

海运和空运,这两个曾经让人望其项背的“老大哥”,纷纷败下阵来。

爆仓!这两个字,中欧班列等了近十年。

争抢货源的时代就这么一晃眼结束了,市场火爆下热闹的“订舱摇号”活动,恐怕会永远载入中欧班列的档案册。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突然打在头上的聚光灯,这个年轻的玩家似乎有些失措。

东西向货量不平衡,一直以来是中欧班列发展进程中的顽疾,而这场疫情进一步激化了这一矛盾。

班列有去无回,意味着车板和集装箱也是如此。所谓物以稀为贵,短缺也就意味着涨价。

都说人都是在一瞬间成长的,这话在中欧班列上似乎也适用。

业内开始反思过往,寻找未来的答案。

开行了十年,成绩在筑高台,问题也在发酵。

突然且漫长的疫情带来的机遇,对中欧班列来说,是喜忧参半。

班列在市场上的欢迎度、名望都实现了飞跃,隐藏了多年的问题也一下子涌了出来。

然而,慌乱的应对也是应对,总强于视而不见。应对过后,才会真正的怒放。

总结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所有新兴的事物都必然要在荆棘林中穿行,才能最终开辟一条花路。这十年来中欧班列的发展正是印证了这个道理,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开阔新天地。

作者:Shi, Huilin

中欧班列十周年:栉风沐雨过,才知要砥砺前行 | RailFreight.cn

中欧班列十周年:栉风沐雨过,才知要砥砺前行

十年前的今天,一列火车从重庆团结村站驶出,踏上万里行程,目的地是远在欧洲的德国杜伊斯堡。

那时汽笛声响起,围观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目光正在书写历史。

这是中欧班列的“先行者号”,十年间,这样的列车不胜枚举。

从第一年的十七列,到十年后数以万计的开行量,中欧班列的足迹遍布欧亚大陆。

数字是粗糙的,它仓促地把十年的苦乐打上一道摇曳的光,而这道光的明灭和隐现,或许要身处其中的你我,才说得清道得明。

在这十年里,故事错综复杂,有脱离襁褓的阵痛,有一步一踉跄的成长,也有破茧成蝶的蜕变。

听故事的我们,也身在故事里。

(注:点击文中图片,可以链接到相关历史文章)

从相连到相知

中欧班列连接了相隔万里的两地,一次次的长途跋涉,关乎理,也关乎情。

理是地理交通的相连,情是人情世故的相通。

第一列班列凭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果敢,在数十年无人问津的跨欧亚大陆桥上,“开疆拓土”般地前行。

而十年来渐渐发现,勇敢之余,还需知己知彼,前路才能一马平川。

这个”智者先识,勇者先达“的道理,中欧班列摸索了良久。

尽管开行了有十个年头,国内平台公司对境外段的运营仍然是知之甚少,只能依赖熟知当地情况的境外代理,来处理运输、场站、关务等,确保班列的顺利开行。

境外代理是班列应对境内外信息不对称的得力助手,但有得必有失,这也意味着境外代理不断壮大,最终在境外段取得了比任何一家班列公司更强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在这样单方依赖的合作下,“一带一路”成了“一代一路”。

而即便是历时十年之久,这样的领悟也不算晚。

要想试图挣脱这一长期的被动局面,班列公司就应当“先识后达”,在充分的了解和对话中,实现自主运营。

打开境外段运营规则这个神秘的“黑盒”,有理有据地谈判。

关注境外的政策变化,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了解中欧间重要的交通枢纽,走寻常路,也不忘另辟蹊径。

从分散到集结

随着渝新欧班列的首战告捷,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这一“铁骆驼战队“。

然而,市场上对这一新兴事物还保持着犹疑的态度,货源并不充足,一时间僧多粥少。

尽管在一个名号下开行,各城市却往往各自为营,开重复路线、运低价货品,更有甚者载空箱。

其中争得最凶的要属重庆和成都,这两家的”势不两立“在几年前还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曾经的这场竞争,输赢无关乎服务质量,政府的补贴才是最大的筹码。

为了结束这场反市场规律的低价乱斗,财政补贴开始逐步退坡。

近些年,中欧班列的货源越来越丰富,市场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开行量的节节攀升在提醒着这个行业,是该结束这场政治目的驱使下的泡沫繁荣,停止“窝里斗”,让这个财政襁褓里的巨婴去真正的市场历练了。

真正的市场里有着强劲的竞争对手,海运和空运。

这十年里,大家渐渐意识到,渝新欧、蓉欧、长安号、义新欧这些名字尽管响亮,但单拎出任何一个,都不能冠以中欧班列之名。

既然名字是共有的,那么努力和努力后的成绩也该是。

于是,集结中心的政策下达了,一时间讨论不断,反对声也不断。

“这个城市不够格”、“那两个城市离太近”

然而除了对集结中心的筛选标准和结果有异议以外,“集结”这件事似乎是业内的默许。

成都和重庆“化干戈为玉帛”,以“成渝”并称。被选为集结中心的城市也开始各自往擅长的领域使劲。

十年,中欧班列不再只是中欧间开行的火车的统称,而真正成了一个共有的名字,一个大家拧成一股绳、势要让货运市场改革换面的、共同维护的品牌。

变天灾为天机

欧洲物流商称,中欧班列是2020年物流届当之无愧的英雄。这并不是奉承之词。

十年前,中欧间的铁路无人问津;十年后,中欧班列让这条铁道成了救命线。

2020年世界的变化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各国封锁,贸易受阻,中欧班列却异军突起,扛起了运送医疗物资,甚至疫苗的重担。还未成熟的中欧班列冷链临危受命。

海运和空运,这两个曾经让人望其项背的“老大哥”,纷纷败下阵来。

爆仓!这两个字,中欧班列等了近十年。

争抢货源的时代就这么一晃眼结束了,市场火爆下热闹的“订舱摇号”活动,恐怕会永远载入中欧班列的档案册。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突然打在头上的聚光灯,这个年轻的玩家似乎有些失措。

东西向货量不平衡,一直以来是中欧班列发展进程中的顽疾,而这场疫情进一步激化了这一矛盾。

班列有去无回,意味着车板和集装箱也是如此。所谓物以稀为贵,短缺也就意味着涨价。

都说人都是在一瞬间成长的,这话在中欧班列上似乎也适用。

业内开始反思过往,寻找未来的答案。

开行了十年,成绩在筑高台,问题也在发酵。

突然且漫长的疫情带来的机遇,对中欧班列来说,是喜忧参半。

班列在市场上的欢迎度、名望都实现了飞跃,隐藏了多年的问题也一下子涌了出来。

然而,慌乱的应对也是应对,总强于视而不见。应对过后,才会真正的怒放。

总结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所有新兴的事物都必然要在荆棘林中穿行,才能最终开辟一条花路。这十年来中欧班列的发展正是印证了这个道理,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开阔新天地。

作者:Shi, Huilin